国务院
省政府
市政府
移动版
闽政通APP
你好,
注销
登录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解读回应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政府信息公开
机构概况
海渔动态
通知公告
法律法规
双随机
双公开
资金信息
统计信息
专题专栏
政策解读
台风路径
卫星云图
赤潮预警
12345便民服务平台
民意征集
网上调查
搜一下
历史搜索:
热门搜索:
长者模式
退出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海渔动态
【奋勇争先】技术中心创新探索疣吻沙蚕再生稻生态养殖模式
时间:2025-04-30 21:03
微信
微博
QQ空间
为贯彻落实市委持续深化拓展“三争”、开展“奋勇争先”行动的部署要求,积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探索福州市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新模式,近日,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在罗源县起步镇潮格村试验田成功投放疣吻沙蚕苗种,持续探索疣吻沙蚕再生稻生态养殖模式,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疣吻沙蚕,俗称禾虫、流蜞,主要分布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沿海、河口或稻田中,北至长江口南至福建、广东、广西等河口地区均有分布,在广东、广西称为“禾虫”,在福建称为“流蜞”,是河口地区特有的沙蚕种类。福州闽江口沿岸的琅岐岛、龙祥岛和罗源鉴江等地均有分布,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产种质资源。疣吻沙蚕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6O%以上,富含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被称为水中的“冬虫夏草”,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滋补佳品,近几年市场价格高达160~240元/千克。
近年来,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率先在我市开展疣吻沙蚕相关养殖试验研究。2021-2022年,技术中心在马尾区琅岐镇完成“疣吻沙蚕池塘生态养殖试验”项目研究,在福建省内首次成功实现疣吻沙蚕人工养殖。2023年,技术中心在罗源县西兰乡完成“疣吻沙蚕再生稻生态养殖试验”项目初步研究,经过1年多的养殖试验,验证了疣吻沙蚕在淡水的山区丘陵稻田中生长的可行性,养殖试验取得初步成功。在前期试验项目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2025年,技术中心在罗源县持续开展疣吻沙蚕再生稻生态养殖试验。项目充分发挥疣吻沙蚕、再生稻二者互利共生优势,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生长环境并辅助投喂有机质,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项目旨在全面开发利用疣吻沙蚕这一地方特色水产种质资源,提升再生稻稻米品质,提高稻田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渔业增效、农渔民增收。
供稿: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 黄永强
审核:黄新泰
来源:海渔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闭
相关解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