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金融 多维赋能:福州市涉海金融对接服务暨海洋金融产品应用推广活动圆满举行
时间:2025-04-27 19:29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海洋经济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创新,助力“海上福州”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4月27日上午,由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鼓楼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场项目对接之“福州市涉海金融对接服务暨海洋金融产品应用推广活动”在鼓楼区海洋科创赛事中心举办。
  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林治良,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毅海,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经济研究会书记林月玲、会长邱章泉,福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斌涛,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婧,鼓楼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杨辉出席活动,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海洋经济相关市直部门、县(市)区领导,涉海专家、重点龙头企业、在榕金融机构及有关行业协会代表参加。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毅海现场致辞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毅海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福州市聚焦产业强海、科技兴海、以港通海、开放活海、生态护海,加快建设“海上福州”,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扎实成效。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成为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吉瑞特自主研发全球首个用废弃牡蛎壳制造的骨填充材料、研发全球首个海水无淡化原位电解制氢技术;连江成为全国最大的深远海养殖集中连片示范区、下水全国最大南极磷虾捕捞船、印发全国首张蓝色碳票等,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居全国10个设立在市的示范区第一。
  本次活动将为项目和金融搭建桥梁,推动更多金融活水向海洋汇聚,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注入澎湃动能。通过加快推动“四链”深度融合,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现代海洋产业高地、海洋开发合作新枢纽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优先发展带动全省领先发展。
  在活动环节,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聘任了首批7名海洋经济与渔业发展智库专家,并在现场颁发聘书,为推动金融赋能福州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政银合作是推动涉海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的有力抓手。在签约环节,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分别与中国农业银行福州分行、福州农商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经济研究会与鼓楼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多个涉海项目上台签约,为福州海洋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活动现场,八家金融机构集中推介特色涉海金融产品,内容涵盖渔船贷、养殖贷、海运贷等20余项,并为10多家涉海重点企业及2个养殖海权改革增量扩面重点村居授信,总金额超过19.7亿元。各大金融机构现场展示超50个涉海金融产品或典型案例。
  近年来,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论述以及在福建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海上福州”建设,全力打造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示范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福州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拓展深远海养殖、构建“1+6+4”海洋科创体系、推进乡镇船舶船管站规范化建设等四项工作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海洋与渔业综合实力保持全省首位、全国前列,渔业产值连续29年居全国第一。
  在创新优化涉海服务模式方面,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搭建金融机构与涉海企业对接平台,加强政银金企合作,构建涉海各领域企业白名单,推动海峡、邮储、农商、兴业、交通等在榕银行推出涉海金融产品111款,设立总规模7.5亿元的海洋产业母基金,累计向福州市海洋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企业投放3.06亿元。鼓楼区“从无到有”打造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建成海洋科创赛事中心、领创海洋院士科创中心等创新平台,引进97家涉海企业,推广“蓝色粮仓+低空飞行”等应用场景,成立全省首个海洋金融产业联盟,构建起“创新有平台、金融有支撑、生态有活力”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    
  碧海潮生处,扬帆正当时。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福州海洋经济注入金融活水,更勾勒出“向海图强”的立体发展图景,为“海上福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海渔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