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渔船检验“五大服务模式”:书写民生答卷 交出暖心清单
时间:2024-09-23 17:38

  福州向海而生,倚海而兴。近年来,福州海洋渔业经济正向着高质量发展快速跃升。而在福州所辖渔区,因渔船数量多、分布广,船主老龄化及文化水平不高,部分传统渔村交通不便等原因,在渔船申请检验方面,却一直存在着困扰渔民群众多年的“堵心事”“烦心事”,如“船厂少,排位缺”,申报检验集中拥挤,现场检验需反复修整重新申报,提交材料缺件或材料不符需跑数趟……等等,不仅影响渔业生产进度,也加重了渔民经济负担,历年来,渔民群众反映强烈。

  “必须创新工作方法,为渔民群众排忧解难。”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直面群众“烦心事”,想方设法扭转局面。自2019年以来,市海渔支队立足渔区生产实际,积极响应群众诉求,通过深入渔区实地走访,多次反复研讨分析,针对痛点,各个击破,出台了一系列便民惠民创新性举措,并经过在连江等重点渔区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后予以逐步推广。一是结合福州辖区“船厂少,排位缺”的实际情况,制定“偏滩检验”实施方案,缩短渔船待检周期,减轻渔民负担;二是统筹力量,深入渔村,驻点开展现场办公,提供船检“一站式”靠前服务,大幅缓解休渔期“拥堵”现象;三是深入渔区,开展渔船预检培训,推出“预检自查”模式,减少登临实船检验次数,提高一次性通过率;四是在我省船检部门中率先开发渔船检验网上申报系统,实现船检申报“零趟跑”,申办过程“全程查”;五是在全省先行开展船检“社会化服务”试点,实现从“检管合一”到“检管分离”的职能转变,助推“阳光船检”。

  “不用排队‘上排’,省时还省钱!”“办公地点‘搬’到家门口,还能现场解答各种问题,方便又舒心!”福州渔船检验“五大服务模式”一经推行,便受到渔民群众的强烈欢迎。截至目前,共实施偏滩检验渔船213艘,为渔民节省上排费用约200多万元,现场检验渔船总计约1300艘次,组织预检培训18场,培训渔民及渔船管理人员500多人次,通过报检系统申报渔船检验800多艘次,“社会化服务”模式共检验渔船400艘次。

  市海渔支队深挖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方式,力求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船检“五大模式”为群众打开了方便之门,彰显了为民服务诚意,同时也是福州海渔人在用行动答好“为民造福”的初心答卷中,交出的暖心清单。

 

供稿: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 许珍

审核:黄新泰

来源:海渔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