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福州市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新模式,开发利用地方特色水产种质资源,2023年初,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在罗源县西兰乡开展禾虫(疣吻沙蚕)稻田立体生态养殖试验相关研究。该研究项目以水稻种植为基础,将水稻种植与禾虫(疣吻沙蚕)生态养殖有机结合,构建一种稻渔生态共生系统。10月25日,技术中心“禾虫(疣吻沙蚕)稻田立体生态养殖试验”项目组在罗源县西兰乡开展水稻收割测产工作,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结果表明禾虫在水稻田中生长良好,禾虫已正常生长至8厘米左右,水稻亩产量达500斤左右。该项目是福建省内率先开展的相关技术研究,试验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近年来,技术中心在福建省内率先开展禾虫相关技术研究。2021年,技术中心选址马尾琅岐开展禾虫池塘生态养殖试验,经过两年多的技术攻关,在福建省内首次成功实现禾虫人工养殖,并成功收获禾虫的浮游异沙蚕体,试验项目取得成功。此次开展的“禾虫(疣吻沙蚕)稻田立体生态养殖试验”研究项目,是禾虫池塘生态养殖试验的延伸,禾虫的养殖环境从低盐度转变为纯淡水环境是对禾虫养殖生态环境的一次积极探索,旨在通过试验研究进一步掌握禾虫的生态习性,全面开发利用疣吻沙蚕这一地方特色水产种质资源,提升稻渔综合种养稻米品质,提高稻田综合效益,促进农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技术中心还将继续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进一步开展禾虫对稻田生态环境影响等相关研究,通过两个学科的跨界合作,总结出禾虫稻田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供稿: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 黄永强
审核:黄新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